为什么很多人说德语很难学其实阴阳性和变格

白癜风专家在线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ys_bjzkbdfyy_p2/

长期以来,德语似乎一直被某种光环笼罩着,这似乎得益于马克吐温关于学会德语需要用三百年的恶俗调侃,实际上,德语是不是那么难呢?可以说,并非如此,但是德语确实有些让人颇为郁闷,而可以称为“难点”的东西。在这里就不罗列德语中所有的难点,因为有很多难点其实其他西方语言都存在,比如不规则动词,比如很变态很没有规律的介词搭配(还记得高中背什么setin,seton,setoff,每个意思完全不同,德语里面则莫名其妙地用表示“在……之上”的介词auf来表示在邮局aufderPost),有些英语中不存在,但其他语言中则非常普遍(比如所有名词被几乎没有规律地分成了阳性中性和阴性,Buch书为什么是中性,拉丁语里面却是阳性的liber,意大利语libro?Tisch桌子为什么是阳性的?Auge眼睛在德语中是中性的,oculus眼睛在拉丁语里面却是阳性的)。有些现代语言中没有,但是古代语言中还算比较普遍的现象(比如不规则的复数变化,同是阳性的桌子Tisch和镜子Spiegel,前者的复数是在后面加e,后者则是单复数同形[暂时借用英语的这个术语],当然这种不规则的“规则”久了也多少可以探索出一二,在拉丁文中有第三变格法,希腊文中有辅音变格法,都属于有规则的不规则复数变化)的。

难点一:没有阳性阴性和中性标志的词尾。严格来说,拉丁文的第三变格法,希腊文的辅音变格法也属于此类,但是这两种变格法并非是这两种古代语言的普遍特征,一般而言,拉丁文会用-us,-um,-a词尾来区分阳性阴性和中性(比如你看到patria”祖国”结尾的a,你就知道这是阴性的),希腊语则是os,a或e,on(这个是转写),现代西方语言就更不用说了,意大利语用o和a来表示阳性和阴性(也有e结尾的无法区分的,但不多),俄语的比较复杂(辅音结尾是阳性,a结尾是阴性,o结尾是中性)。但德语,很不幸,除了极少数固定的词尾之外,你无法通过一个单词,或者单纯地记住这个单词的词形来知道它的性别,这样,即使你拼写无误,随便写个句子依然要沉吟良久。

比如:我到故宫玩了:“这个门好大!”,“门”是Tuer(一律转写,避免显示上的问题,下同),“是”是ist,“大的”是gross,但是这个门……是什么性别的呀?~derTueristgross(der,阳性的定冠词)?错!das...(das中性的定冠词)?错!门是阴性的!!正确的说法是DieTueristgross!(die阴性的定冠词),这一特点的直接后果是,每背一个单词,你就不得不另外把这个词的性别背下来。

难点二:三套形容词变格词尾。其实,形容词变变词尾什么的在西方语言中完全正常,比如意大利语unapiccolabusta(一个小号塑料袋,去超市必备句喔~),其中(piccolo)这个形容词,会随着塑料袋(busta)的变化(因为它是阴性的)而将词尾变成a,说白了,这没啥难的。但这个例子中还有一个词,那就是不定冠词una,对于意大利语来说,这个una对后面piccola根本没有任何影响,也就是说,不管是una(一个),还是la(定冠词,这个),后面都是piccola,只要它们修饰的是busta。但不幸在德语那里发生了。当我们说“一个小男孩”(不定冠词的),这个小男孩(定冠词的),和小男孩(没有冠词的)的时候,德语的形容词词尾是不同的:(ein,阳性的不定冠词,der,阳性的定冠词,klein小的,Junge男孩)einkleinerJunge,derkleineJunge,kleinerJunge注意看那个klein后面跟的词尾。你想说,没定冠词的时候和有不定冠词的时候词尾是一样的?好吧,看看下面这句:我给一个/这个/-小男孩这本书。(ich=我,gebe=给)IchgebeeinemkleinenJungendasBuch.IchgebedemkeinenJungendasBuch.IchgebekleinemJungendasBuch.注意看做间接宾语(这种情况,德语叫做第三格,当然,第三格的含义比间接宾语广泛得多),没定冠词的和不带定冠词的。虽然说德语的这套形容词变化是很有规律的,但是定冠词,不定冠词和无冠词的三套词尾变化(别忘了,阳性阴性和中性各自的变化,以及在不同“格”[类似于英文中主语宾语的东西]又各有变化),就我所知,确实独一无二。

前面两个是轻口味,下面我们来看德国人的传世发明——框型结构还记得有个笑话,说的是某个美国人去听俾斯麦的发言,请了个德国翻译,结果俾斯麦都开始发言半个小时了,翻译还是一言不发,美国人很奇怪问他,俾斯麦说了啥啊?德国翻译不耐烦地说,别急,动词还没出来呢。这是怎样的一番盛况呢?我在这里为各位还原一下现场。先介绍三个动词:一个是nehmen(拿),一个是zunehmen(上升,增长),还有一个是abnehmen(下降)注意观察这三个动词,后面两个词叫做实际上是用一个前缀zu.ab加上动词nehmen来构成的,本质来说,这个构词法非常简单zu这个前缀表示“去……”去取不就是增加么?ab这个意味着“……走”“……开”,拿走,拿开,那不就是减少么?那么可分离动词是怎么回事呢?它意味着,ab和zu在正常的语序中要和nehmen分开,扔到句子的末尾,比如:DerAnteilnimmtzu.(Anteil比例,nimmt是nehmen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)比例上升。注意看zu,被扔到句子末尾了。看上去很简单很无害的事情,正是引发上面这个“半小时灾难”的根源。

看看俾斯麦说了啥:DieWirtschaftDeutschlands(那个德国的经济啊~)nimmtnachderKrisederUSA(在那个美国的危机之后啊~)[老麦觉得有必要补充什么,打算给这个“危机”加一个定语从句:]dieimJahremiteinerweltweitenArbeitlosigkeitangefangenhat(那个在年,伴随着世界性的失业而开始的)wegenderrichtigenPolitikderRegierung(因为zf的正确政策)[再补充个从句吧?]dieBauindustriezufoerdern(支持建筑业)unddesFleissesderDeutschen(及德意志人民的努力拼搏)schnell(快速地)zu.整句话只有zunehmen这个动词我没有标注,各位,你们还找得到这个动词吗?我把上面那个句子,去掉中文解释之后再写一次DieWirtschaftDeutschlandsnimmtnachderKrisederUSA,dieimJahremiteinerweltweitenArbeitlosigkeitangefangenhat,wegenderrichtigenPolitikderRegierung,dieBauindustriezufoedern,undwegendesFleissesderDeutschenschnellzu.怎么样,不算长的句子吧?其实意思也很明白:德国经济在08年伴随着世界范围失业而开始的美国经济危机之后,在zf促进建筑业的正确政策和德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快速增长。但是请看看我放得非常大的增长这个动词,前一半在第一行,后一半在第三行,也就是说,如果美国人在俾斯麦说zu这个词的当口儿去问翻译的话,这整句话就废了(就变成了德国经济拿什么什么了,完全就是胡言乱语)。最最郁闷的是,当你听别人说话(比如上面这句话),然后您的短期记忆力又不是很好,结果,你听到nehmen的时候,不知道他想说什么,所以接下来的所有东西你都有点晕眩,最后听到zu的时候,你已经把前面那半个动词nehmen给忘了,结果整句话,没弄懂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shiquanren.net/itcj/itcj/27196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